【精選】美術(shù)教案4篇
作為一名老師,時常會需要準(zhǔn)備好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(xué)的紐帶和橋梁。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(shù)教案4篇,供大家參考借鑒,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活動目標(biāo):
1.嘗試在橢圓形的基礎(chǔ)上,進行線條添畫,表現(xiàn)小雞的基本外形特征。
2.愿意親近小動物,體驗活動的樂趣。
3.讓幼兒體驗自主、獨立、創(chuàng)造的能力。
4.培養(yǎng)幼兒的欣賞能力。
活動準(zhǔn)備:
橢圓形紙片、示范畫,固體膠、PPT課間
活動過程:
一、介紹小雞的基本特征T:今天我們這里來了2個動物朋友,他們是誰呀?(小雞)這2只小雞真可愛,說說看,他們長的什么樣子?
(黃色的絨毛、尖尖的小嘴、小小的眼睛、兩條細細的腿)
二、小雞出殼
1、(多媒體演示)T:雞媽媽在草地上生了兩個蛋,它們是什么樣的.?(平平地躺著、豎起來站著)雞媽媽開始孵小雞寶寶了。過了幾天,雞蛋里發(fā)出了“篤篤”的聲音,小雞要出殼了。
T:“啪”小雞在這兒用力啄了一下,雞蛋碎了,小雞伸出了尖尖的嘴巴“媽媽-媽媽-”
T:然后他睜開了小小的眼睛,找一找,“媽媽在那里呢”“我要伸出小腳去找媽媽”。
T:哎呀,小腳怎么伸不出來呢?用力伸用力伸,好了出來了(幼兒感知小雞出殼的過程)
2、游戲“小雞出殼”
師生用肢體動作表現(xiàn)小雞出殼的情景(伸出嘴巴——睜開眼睛——伸伸腿)嘰――,、嘰――頭兒抬起,嘰――,看看天空,嘰――,頭兒低下,嘰――,捉捉小蟲,嘰――,找個朋友,嘰――,換個朋友,嘰――,這邊找找,嘰――,那邊找找,嘰――。
T:小雞吃飽了,我們?nèi)バ菹⒁幌隆#ㄓ變夯氐阶约旱淖唬?/p>
3、演示第二只小雞出殼,區(qū)分眼睛的區(qū)別
三、操作示范
1、T:雞媽媽在草地上生了一個蛋,平平地躺在草地上。(出示背景圖)貼:雞蛋寶寶涂上膠水以后慢慢的滾出草叢了。“篤――”在蛋的一邊啄了一個洞。
嘴:慢慢的伸出了尖尖的小嘴,張開嘴巴喊“媽媽媽媽”
眼睛:睜開小小的眼睛,看見了媽媽腳:用力用力,伸出細細的小腳,終于可以站在草地上了。
T:又生了一個雞蛋―――(示范站著的雞蛋,要求粘貼時分開一點)
2、師出示范例畫,幼兒感知欣賞完整畫面(提出添畫的要求)
四、幼兒操作1、幼兒操作,師巡回指導(dǎo)2、請本領(lǐng)大的小朋友多請幾只小雞。
五、講評、展示:師及時發(fā)現(xiàn)有創(chuàng)意的作品給以肯定與分享
小百科:朋友,就是感情很好,有共同語言而經(jīng)常交流,相處起來很舒服,雙方有時間就相約在一起而聚一聚。除情人或親屬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,其最高境界是知己。
活動目標(biāo):
1.欣賞并講述裙子的款式、色彩和圖案,體驗豐富的造型和色彩所帶來的美的享受。
2.大膽表現(xiàn)自己喜歡的連衣裙,用邊折邊剪和開天窗、長小苗的`方法剪出裙子的各種花紋。
3.選用間隔、對稱、漸變的方法,創(chuàng)造性地印染作品。
活動準(zhǔn)備:
1.課件:各種連衣裙的圖片,不同款式的連衣裙剪紙漏印作品。
2.剪刀,筆,油畫顏料,海綿球等。
活動過程:
1.播放課件,引導(dǎo)幼兒欣賞各種連衣裙的圖片。
(l)教師:你喜歡哪一件裙子?這件裙子給你什么感覺?它像什么?有什么特別的地方?領(lǐng)子是什么樣的?腰部是什么樣的?袖口是什么樣的?裙擺是什么樣的?
(2)教師:裙子上面有什么?是用什么花紋或圖案裝飾的?是怎么裝飾的?這些花紋怎么剪?(長條花邊、對稱圖案等)
2.幼兒創(chuàng)作。
(1)重點:獨特的款式。
(2)難點:各種花紋的剪法。
3.拓印。
(1)教師:你喜歡哪一幅作品,它是怎么印的?(請小朋友講述或演示)三種顏色可以怎么???還可以怎么???
(2)指導(dǎo)幼兒進行漏印活動。
4.展評幼兒作品。
活動建議:
☆活動延伸鼓勵幼兒練習(xí)剪各種款式的連衣裙。
☆區(qū)角活動練習(xí)運用疊印、散點等方法將作品印制得更漂亮。
評析
在本活動開展前,教師可以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款式的連衣裙圖片,供幼兒創(chuàng)作前欣賞。欣賞時引導(dǎo)幼兒細致觀察,積極表達自己的發(fā)現(xiàn),積累豐富的有關(guān)連衣裙的經(jīng)驗,并和幼兒一起歸納,提升他們的審美經(jīng)驗,理清設(shè)計思路。
活動目標(biāo):
1、大膽設(shè)計徽章,體會其中的樂趣。
2、在教師的引導(dǎo)下能夠說出自己的徽章意義。
3、掌握徽章的制作方法,知道自制徽章代表的意思。
4、培養(yǎng)幼兒的觀察、操作、表達能力,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(chuàng)新意識。
5、培養(yǎng)幼兒的欣賞能力。
重點難點:
1、 大膽設(shè)計徽章,掌握徽章的制作方法。
2、 知道并能說出自己的徽章所代表的意思。
活動準(zhǔn)備:
成品一個、ppt、背景音樂、美勞材料14號、展板。
活動過程:
一、導(dǎo)入:拿出笑臉娃娃徽章。
提問:
1、這是什么?(笑臉娃娃徽章)誰想要?那你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嗎?(請幼兒表述)
2、你還見過其他的徽章嗎?(播放ppt,和幼兒一起認識多種形狀的徽章)
3、小結(jié):徽章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`,圖案也很豐富,它們都有著自己代表的意思。
二、展示教師自制品,讓幼兒探索制作的方法。
1、欣賞教師自制作品,激發(fā)幼兒動手的欲望。
2、制作步驟(同步展示ppt):
3、強調(diào)注意事項:
①注意操作時的常規(guī)(允許小聲討論);
②想好了再動手制作,盡量不要重復(fù)改動;
③將活動中的垃圾放在指定的盒子中。
三、分發(fā)材料,幼兒自己制作,教師巡回指導(dǎo)(同時播放背景音樂)。
1、認識材料。
2、鼓勵幼兒設(shè)計簡單有代表性的圖案。
3、提醒幼兒,可以和同伴交換不同顏色的紙黏土,讓自己的作品色彩更加豐富。
四、欣賞與評價。
1、幼兒做完后將作品放入展示板上,請幼兒說說自己設(shè)計的作品有什么含義。
2、總結(jié):徽章的形狀、圖案多種多樣,且都有著不同的意義,今天你們自己做的徽章都是那么的特別,待會兒和好朋友分享一下徽章的意義吧!
活動目標(biāo):
1、培養(yǎng)幼兒對手指作畫的興趣。
2、引導(dǎo)幼兒能用手指畫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動的情景。
3、引導(dǎo)幼兒掌握小蝌蚪的形態(tài)特征。
重點:
引導(dǎo)幼兒掌握小蝌蚪的形態(tài)特征。
難點:
引導(dǎo)幼兒能用手指畫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動的`情景。
活動準(zhǔn)備:
趣味練習(xí):蝌蚪和青蛙水粉顏料、畫紙
活動過程:
一、開始部分
1、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,并引起幼兒的回憶。
1)春天到了,池塘里又出現(xiàn)了一群可愛的小精靈,他們長著圓圓的腦袋,身穿黑顏色的衣服,留著一條短短的小尾巴,悠閑地在水里游來游去。小朋友來猜一猜它們是誰???
二、基本部分
1.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(小蝌蚪)
1)小蝌蚪長的什么樣呀?你知道小蝌蚪游動時尾巴是怎么樣的?(扭來扭去,彎彎扭扭)請幼兒用肢體動作學(xué)一學(xué)。
2、教師邊講邊示范,幼兒練習(xí)。
1)今天我們用手指頭來畫小蝌蚪,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呀?
2)教師示范畫小蝌蚪過程
--伸出食指沾一下顏料,點到畫紙上
--抬起手指頭用指尖輕輕地拖出一條尾巴。
--出現(xiàn)了一條紅顏色的小蝌蚪。
--再出現(xiàn)一條藍顏色的小蝌蚪。
3)教師向幼兒提出要求:
(1)換顏色時手指頭要用抹布擦一下。
(2)伸出手指頭沾顏料
(3)點在畫紙上
(4)用指尖輕輕拖出尾巴
3、幼兒繪畫
教師巡回指導(dǎo)。
三、結(jié)束部分
1、展示幼兒作品
2、趣味練習(xí):蝌蚪變青蛙
你們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長過程嗎?
請幼兒觀看蝌蚪變青蛙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