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用的春節(jié)小學(xué)作文三篇
在生活、工作和學(xué)習(xí)中,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(jīng)歷,對作文都不陌生吧,作文要求篇章結(jié)構(gòu)完整,一定要避免無結(jié)尾作文的出現(xiàn)。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,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(jié)小學(xué)作文3篇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我的老家在膠東金城招遠(yuǎn),那里過春節(jié)特別有意思,下面就請我來介紹一下我老家的春節(jié)吧
與北方別的地方一樣,老家在“臘八”這天是非常冷的,家里的雪非常厚,晚飯前,我與家鄉(xiāng)一些小孩玩“打雪仗”,不過我往往被他們的雪球砸到--也許是因為他們經(jīng)常玩打雪仗吧。
臘八節(jié)吃晚飯時,有一樣?xùn)|西是必須要喝的,那就是臘八粥,還有一件事是必須要做的,那就是泡臘八蒜,以備過年吃餃子用。
到了準(zhǔn)備過年時,家長們一般都會滿足于我們,給我們買零食吃,不過大人們也比較忙亂,那就是做大棗餑餑,炸面魚。一部分晚上吃,一部分存放起來,以備過年用。
到了年三十的晚上,家家放鞭炮,不過放的不太厲害,到了八點種,吃完團圓飯,一家人圍在電視機前看“春晚”,其樂融融,十二點以后,鞭炮就“噼里啪啦”響了起來,場面甚是壯觀。
正月初一,家長帶著孩子,出來拜年,遇到認(rèn)識的'人,說一聲“過年好”,互相祝福,小孩子們高興,因為可以向長輩們要壓歲錢。拜過年后,人們就自由了,小孩子到街上玩,即使不到街上玩,也能在家里有聲有色地玩。上了一年的班,大人們也比較自由。想干什么干什么。
到了正月初二,大人們帶著孩子去探親,孩子們向親戚要壓歲錢,互相拜年,互相祝福,一直到初六。
到了初八,孩子們該去上學(xué)的上學(xué),大人們該去上班的上班,春節(jié)就這樣過去了。
隨著“貴廣”高鐵的開通,很多城市人專門坐高鐵到各地去感受春節(jié)的味道。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們竹鄉(xiāng)春節(jié)的獨特味道吧,希望大家經(jīng)過廣寧站時來感受一下。
春節(jié)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目,俗稱“過年”、“新年”。每逢此時,在外打工的都會回到家里過年。而最具家鄉(xiāng)“年味”的風(fēng)俗就是——“舂白糍”。一般到了臘月二十四,人們就把石磨、柱子搬出來洗干凈。到了臘月二十六,家家戶戶就開始“舂白糍”。首先,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一個大木桶里,并插上一根“通氣竹”,作用是把大木桶里的蒸汽排出來;然后把大木桶放進(jìn)準(zhǔn)備好的大鐵鍋里蒸。
大概一小時后,糯米的香氣就撲鼻而來了。大人們就用盆子裝著糯米飯,倒在石磨里。年輕人就拿起大概直徑10厘米的木柱子,站在石磨兩邊有節(jié)奏地“舂”,“噗通噗通”的聲音就像一首動聽的小曲。有些年輕人為了營造氣氛,還唱歌、敲鑼、打鼓助威;有的老人家就坐在椅子上唱老歌;也有的'幾戶人家進(jìn)行“舂白糍”比賽呢。贏了比賽的人家獲贈8個白糍,輸了的人家就當(dāng)場吃8個白糍,場面十分熱鬧。
十幾分鐘后,一粒粒的糯米飯就開始稀巴爛了。這時候,人們就會在石磨邊放幾圈“蜜臘”。十分鐘后,一聲吆喝“上盆”,兩根柱子卷起糊狀的糍粑,在眾人的歡呼聲中“趴”在盆子里了。這時,女的就開始忙個不停了,四五個圍著桌子旁,一兩個用手巧妙地捋出蘋果大小的糍粑,其他的把它按成圓圓的,然后放在竹篩上。媽媽說:“底層的最大,最高一層最小,一個疊著一個,寓意‘步步高升、財源滾滾來、團團圓圓?!?/p>
大人們忙亂,孩子們也歡喜。我們到東家要一塊糯米粑粑,到西家吃一碗臘味糯米飯。那是孩子們覺得最香的味道了。
春節(jié)期間,我們廣寧還有很多活動,例如:龍獅大巡游、舞山獅、唱山歌……這些活動都具有竹鄉(xiāng)特色。
我覺得竹鄉(xiāng)春節(jié)的味道是濃郁的、淳樸的、獨特的。
北京的春節(jié)熱鬧非凡,我們福建莆田的春節(jié)也毫不示弱。我們從臘月初十起,就開始了過年的準(zhǔn)備。
臘月初十至臘月二十之間,莆田人會選一個晴朗的“雙日”進(jìn)行掃巡。掃巡就是大掃除,家家戶戶把屋里的重物品清洗后拿到院子里暴曬,后面再進(jìn)行屋內(nèi)的掃巡。
臘月二十四,祭灶公。也就是送灶公上天,灶公升天后,就會向玉皇大帝稟報這戶人家在這一年里行善還是行惡,再進(jìn)行懲罰或祝福。所以,大家在祭拜的時候總要放上各式各樣的糖果,讓灶公的嘴甜一點。
臘月二十六日起,家家戶戶都在門口做豆腐,白白嫩嫩的豆腐做好了,就可以喝豆?jié){、炸東西了。接下來,到了我最愛的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炸吃的。我們在這一天總是要炸很多東西的,如:炸豆腐、海蠣餅、炸紅薯等。海蠣餅里面包的東西最豐盛了,里面包了肉、白蘿卜絲、海蠣等食物只要把海蠣餅做好,再往滾燙的油里炸,海蠣餅就做好了。在看著大人做的同時,我也忍不住流口水了。
臘月二十九日,俗稱“小除”。家家都放鞭炮,貼春聯(lián),在這辭舊迎新的一天真令人高興。在晚上是,你還可以更隨大隊伍去點燈,走進(jìn)廟里,四處都有鞭炮的響聲。還聽到了許多不一樣的音樂,那是什么呢?看,那就是我們點燈的燈,安裝了電池,自然就會唱歌了。
大年三十。這個除夕夜,一年才只有一次。白天,家家掛起了紅燈籠,架起了紅彩旗,每家每戶都顯得納悶 喜氣紅火。晚上,讓人直流口水的`是那一桌的美食。莆田人吃年 夜 飯也是有講究的,除夕夜必須要有這些菜才算圓滿:蝦(莆田話念:和,寓意一家人和和睦睦);蟹(必須選十只腳齊全的,寓意十全十美);有一些有條件的人家會在家里廚房的魚缸里養(yǎng)幾條魚,寓意年年有余。還沒吃完年 夜 飯,就看見了窗外的天空繡出了一朵朵美麗的花,小孩們都跑到馬路邊去玩煙花,家長們也掏出了錢包給老人和小孩壓歲錢,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。
正月初一,小孩跟隨著父母回母親的娘家,與外婆外公一起吃團圓飯。
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期間是我們莆田人鬧元宵的時間,我們都會到廟里上香,晚上在家里吃湯圓,一家人其樂融融,開開心心的聚在一起。
這就是我家鄉(xiāng)的春節(jié)!你們羨慕嗎?
文檔為doc格式